安宅网

位置:首页 > 家居百科 > 作品库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作品库3.08W

佛山是个广府文化浓郁的地方,其建筑极具岭南传统特色,在这里的人民尊重过去遗留的生活方式,敬畏历史,人文氛围是岭南地区的典范。共生形态在设计中引入了“黼黻”(fǔ fú)的概念,将空间结构理解为“衣”,将要表达的地域文化部分视为“黼黻”,以简洁硬挺的线条勾勒大的空间关系。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佛山中惠璧珑湾销售中心

设计总监:彭征

主案设计:彭征、张立

设计团队:罗南翔、王嘉颖、林锦辉、冯宁轩、朱云锋、梁嘉升、温芳桥

设计单位 : 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面积:880 ㎡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顺德大良蜚声于外者,莫过于食。稍微了解些的,知道所谓粤菜,其根则在大良。大多数人知其果,而未知其因,也就仅止如此了。中国的食,称得上美,且能流传至今的,其因大多是在于地方富庶。佛山顺德即属此例——广州发达之前,珠三角富庶之区在佛山顺德一带。五口通商后广州崛起,于国内,则是佛山、顺德的资金流向了广州,也将其生活方式带到广州——譬如茶楼。长期处于富庶的人,对“新”总是谨慎之后,才会有选择的接受一部分。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张

今日之顺德展现的形式,仍然不是所谓的“大都市”状态,而是以大良、均安、勒流、容奇等若干小镇,在一片冲积平原地域,如串珠般结成。这种结构形态本就是非常传统的中国行政和社会形态。生活在如此状态之下的人民,所体现的特性通常是对传统显而易见的尊重,甚至可以称之为“保守”。只是这种保守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以缓慢而主动的状态吸收外来的事物,然后将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3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4张

这一特性在佛山中惠璧珑湾销售中心得到充分的体现——业主方不提倡当下炫酷的设计风格,而是在符合现代设计趋势的前提下,尽量展现地域文化的气质,将项目的设计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当中。设计方在设计过程中也敏锐的意识到项目销售对象的文化心理特征,并将其作为设计工作中的指导方向。

该项目设计面积并不大,一层由四间临街商铺打通,公共区域将近五百平方米,二层办公区将近三百平方米。作为带有展示性质的销售中心而言,面积和可能的人流所需参观面积相较,略显逼仄。要营造相对活泼,富有节奏感的空间环境,相对不易。设计师在考虑平面时,在满足刚性要求的空间切割之后,将一二层之间的梯道以“舞动”的概念设计成白色旋梯,将空间的结构线条在此交汇,旋转,升腾,又由此处扩散到空间的结构当中。它成为空间中极规整的线条组织在人的视觉体验里灵动的部分,使得整个空间结构有序而不呆板。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5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6张

现代设计在审美的层面源于工业文明,其形式表现的基础是“标准”,是“精确”,是“锐利”。作为大良这样的地域文化,其在审美的层面则源自农耕文明,在表现形式上,与前者凿枘不投。若是硬生生将二者捆绑一处,便有乔老爷乱点鸳鸯的嫌疑。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7张

思虑及此,设计师在设计中引入了“黼黻”(fǔ fú)的概念。

黼黻者,衣之华纹。多以黑白相因,复有黑青相配。设计师在这个项目的空间设计过程中将空间结构理解为“衣”,将要表达的地域文化部分视为“黼黻”。以简洁硬挺的线条勾勒大的空间关系,以LOFT风格的黑灰色天花虚化空间垂直高度的同时,黑色以线条的状态往立面的白色中做横向和纵向渗透,用白描壁画,重叠的文字镂刻、浮雕的方式将大良的地域特性以装饰的状态渐次呈现,其表现以当地人耳熟能详,并足以为傲的地理、人文景观为主要——这当然是为了迎合当地人民的喜好(这就像莎士比亚在带着自己作品巡回演出时,开场也必须先以不同地区的观众,做针对性的迎合一般。)——在空间立面与结构线条形成疏密和穿插关系。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8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9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0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1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2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3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4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5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6张

设计师在考虑方案时,设计的立足点并非仅仅在室内部分,而是将由外而内作为一个综合的感受过程。并以此将其分析成感受的两个部分:“情景”和“情境”。“情景”是看的过程,与嗅听一样,是最初步的感受。因此在方案中,将外立面以橱窗的概念,将室内的部分不动声色的对外作链状的形态展示。而进入到室内之后,则是将“情景”转化到了“情境”,是由起初的“看”到置身其中的体验过程。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7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8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19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0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1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2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3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4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5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6张

设计当然是为了表现。但所表现的应该是设计师对项目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所设计的作品应能符合投资方的利益。设计师作为提供服务的方面,在面对具体工作时,应该能将杂念置诸一旁,而认真思考业主对市场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合适的工作。在这个层面,设计师应该将自我稍作压抑。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7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8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29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30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31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32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33张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34张

【关于彭征】

共生形态丨回味历史印记 交融现代情境展示空间 第35张

彭征

共生形态(C&C DESIGN)创始人、设计总监,高级室内建筑师。

200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于2002年考取艺术设计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客座讲师、实践导师,CIID广州专委会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商业地产专委会商业地产研究员。

彭征先生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设计,思考和实践“共生”的设计形态,从事建筑、室内、景观等多领域的设计实践,设计作品具有较强的建筑感和现代简约的风格。代表作品包括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时代地产“时代·家”体验店、美的地产企业总部、广州亚运会景观创意装置“风动红棉”等。

设计作品曾蝉联德国iF设计大奖、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美国室内设计杂志Best of Year Awards年度最佳大奖、意大利A‘Design Award设计大奖、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等国际顶尖设计竞赛奖,2017年获德国iF设计室内建筑金质奖最高荣誉。

【共生形态】

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公司的核心团队由知名设计师彭征先生以及60多名优秀的职业设计师组成,设计业务涵盖酒店、商业、地产、办公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从项目策划到建筑室内再到整体软装陈设的一站式服务,与保利、万科、美的集团、时代地产、香港新世界、丽丰控股、新加坡凯德置地等上市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服务客户也从中国国内扩展至海外地区。“共生形态”屡获国际设计大奖,包括德国iF设计室内建筑金质奖、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美国室内设计杂志Best of Year Awards年度最佳大奖、意大利A' Design Award 大奖、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等。

“共生形态”是一个正在成长和壮大中的设计团队,我们的名字就决定了我们的包容性,同时,我们也感兴趣“共生形态”这一词组的所有内涵。在当今发展中的中国,大规模、巨量、高速的建设状态鼓励社会性的设计实践,对于设计师来说,拥有的机会不但是设计一件作品去影响和改变生活,更是致力于当代中国面貌的成形过程,这是对“共生形态”设计团队,对中国的类似工作的最终挑战。